董事長王本奎先生榮獲“新中國60年?婁底籍20大杰出貢獻人物”獎
2010
天 道 酬 勤
——記湖南中欣集團董事長王本奎先生
王本奎先生,男,56歲,湖南新化人?,F任湖南中欣集團董事長,長沙市人大代表,系長沙市優秀民營企業家。
王本奎先生出生在新化一個貧困山區,從小飽嘗了生活的艱辛,并萌生了長大后要謀富一方的抱負。他最初做了一名人民教師,豐厚的文化底蘊和敬業精神雖曾使他飲譽一方,但是家鄉的貧窮、學生無錢上學的現實最終迫使他投筆從商。就這樣,王本奎先生帶著一群頭頂貧困帽子的農民走上了漫漫商旅。二十年過去,王本奎先生不僅在商海闖出了一條寬莊大道,并攥下了他人生的第一桶金。1999年他揮師東進,但面對長沙狂熱的商業浪潮,他沒有輕易下水,而是以商家特有的冷靜和理智,經過周密的調查和分析后,決定以房地產開發為突破口,問鼎星城。是年十月,在長沙這片充滿著激情與挑戰的熱土上,一家寄寓著他創業理想的房地產公司成立了,她就是中欣集團的前身——湖南省中欣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據稱,“中欣”二字包含了“如日中天”和“欣欣向榮”之意,后來的發展亦如所愿。也就在這一年,中欣公司通過競拍獲得了原建湘中路163號的土地使用權。僅用不到一年時間,王本奎先生完成了他由農村進軍城市后第一個樓盤的建設與銷售,并獲得了可觀利潤。從此,農民出身的王本奎先生在強手如林的省會長沙扎下了根基,樹立起了更高的人生目標。
2001年12月,王本奎先生與湖南商業大廈合作開發了“碧云天”商住樓,并以“城市零坐標”為建設標準,精心打造產業品牌。一年后,碧云天以其亮麗的風姿展現在市民面前,銷售率達到100%。碧云天的成功開發,證明了中欣公司已經具備了開發高檔商住樓的實力,奠定了公司向多元化、集團化發展的基礎。2002年3月,王本奎先生以其敏銳的洞察力,大刀闊斧地收購了長沙金橋房地產有限公司,并著手開發總建筑面積18萬平方米的長沙市重點經濟適用房小區——新橋小區,提出了“以經濟適用房的價格,享受商品住宅的品位”的開發口號。前二期工程以其獨特的建筑風格、優異的施工質量和低廉的銷售價格深受廣大“無房族”的青睞,很快銷售一空。新橋小區的熱銷,是對王總的“成就卓越品質、獲取微薄利潤”的投資理念的最好詮釋。隨后的幾年,王本奎先生又成功開發了“滿庭芳”小區和“極目楚天”家園。此外,在他的帶領下,公司還成功承建了長沙市芙蓉北路、劉家沖路、瀏陽河風光帶、石竹路和生態動物園等多個市政工程項目,有多項被評為優良工程。十年來,王本奎先生秉持“誠信、穩健、務實”的經營理念,堅持質量第一,客戶至上,效益優先的宗旨,打造出了“中欣房產”這個響亮的品牌,產品譽滿三湘,連續榮獲了湖南省私營企業一百強、湖南省銀行業守信用企業、湖南省房地產開發誠信單位、湖南省信用評級“AAA”級信用企業、長沙市A級納稅信譽單位等50多項榮譽。他本人多次被為長沙市民營企業家。2010年,中欣集團擬全面開發“宏吉·臨江苑”(一期)、“滿庭芳”小區(三期)、“新橋小區”(三期)、“極目楚天”(二期)等房建項目,開發面積逾40萬平米。
創業十年,王本奎先生從最初的地產行業門外漢成長為行業經驗豐富,富有開拓精神和創造力的企業家,他付出的汗水和努力可想而知。他處事穩健卻不失果斷,一旦選準目標就會主動出擊。房地產業風險大,挑戰性強,競爭激烈,但發展潛力也相對較大。十年前,當他懷揣著自己辛苦半輩子掙來的千多萬元義無反顧地投身到這個行業,就是看準了它的發展前景。王本奎先生是一個善于總結和提高的人,通過不斷地探索,他很快掌握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規律,并形成了一套獨特的發展模式,那就是“質量—客戶—效益”。在他心目中,這三者是一個有機體,但質量和客戶永遠是居第一位的。他常說,建筑是一種語言,體現著建設者的思想和文化,是百年大計,絕不能因為眼前利益而降低產品質量,否則,既對不起客戶,也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王本奎先生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注重實干,能吃苦耐勞。自投身房地產以來,他事必躬親,每天滿負荷運轉,是一個事業至上、有責任心和使命感的漢子。他工作嚴謹,處處追求完美,凡事從大處著想,從小處著眼,精益求精,不容許有半點馬虎。他為人謙遜,雖然在事業上取得了成功,但從不沾沾自喜,身價數億的他,既沒上過電視,也沒上過報紙,從沒想過要炒作自己,總是把成績歸功于團隊。他信奉實干,也喜歡誠實、有實干精神且能解決實際問題的人。他虛心納諫,廣開言路,常常不恥下問,善于聽取不同意見,并從中吸收營養,不斷校正工作目標。
熟悉王本奎先生的人都說他很有人情味。他個子不高,卻長得濃眉大眼,不怒而威。但他從不以勢壓人,而是以理服人。他即使批評員工,也會指出問題的癥結所在,讓他們知道錯在哪里,以后不犯同類錯誤。他記得大多數員工的生日,且每逢員工生日,都會收到他親筆簽名的賀卡。員工的紅白喜事他都會去禮金,如果時間允許,他還會親臨現場祝賀。他為每位員工購買了“五險”,讓員工心里感到一種家的溫暖。他常說:大家到一起共事是一種緣分,彼此要珍惜,要把事情干好;我為大家提供一個施展才華的平臺,大家就有責任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為了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他建立機制,獎優罰劣,同時樹立典型,使員工學有榜樣,趕有標兵。他營造的這種企業文化,不僅能激勵人,也能感召人,更能凝聚人。難怪員工們都說,中欣集團不只是一個普通的房地產企業,更是一所學校,在這里,他們不僅能學到謀生的本領,更能學到做人的道理。
王本奎先生在事業上取得成就時,不忘回報社會,經常扶持弱小,接濟鄉鄰,樂善好施。近年來,王本奎先生無償捐贈了4套近500㎡價值超過150萬元人民幣的房子贍養幾位古稀老人;捐款50萬元人民幣用于老家修建鄉村公路;捐款5萬元用于故鄉新化縣梅山文化研究;捐款10萬支援2006年湖南水災;捐款18萬元給汶川地震災區。長期供養3個孤兒上學,且將其中一個安排在公司就業。設立助學基金,扶持9名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為祖國培養人才。接收多名大學生到公司就業,減輕政府就業壓力。與此同時,他還為家鄉人的就業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到目前為止,跟隨他一起打拼的新化人達100人之多,他們大部分是農民,在中欣集團工作一段時間后,這些人不僅學到了謀生的本領,有的還成長成為地產界的行家里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惟心能守其恒者,方能立百世之功。王本奎先生今天的成功,當然要歸功于我們所處的和諧社會,但更多的是靠他的遠見卓識,吃苦耐勞和永不放棄的精神與品格。我們有理由相信,中欣集團這艘地產航母,在他的帶領下一定會走得更遠。